电话:0769-22788733
传真:0769-23030016
地址:东莞市南城区体育路2号鸿禧中心B座10楼1012室
本站常年法律顾问:广东可园律师事务所-吴家宝律师:13431122411
行业动态
商标分类
点赞驰名商标禁宣 还权市场更好
时间:2014年05月08日信息来源:华龙网 点击:次
本月起实施的新《商标法》规定,“驰名商标”不能用于商品广告。记者走访发现,各方反应平淡。相比“虚名”,大多数消费者更在乎的是品质和售后。
禁止“驰名商标”用于广告宣传、展览等商业活动,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尊重,对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积极意义,理应点赞。但仅此还不够,迫切需要以此为契机,来一次名牌评选、企业及产品排名活动的全面清理,让政府公权力从此类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来,把对企业和产品评价的主导权还给市场和消费者。
品牌是市场效应的自然反映。产品是否驰名、是不是名牌,消费者最有发言权,应由市场说了算,正所谓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”。纵观世界,“可口可乐”不是美国驰名商标,但并不妨碍其驰骋世界;“索尼”不是“日本名牌”,也不影响其名扬天下……反观我们,“名牌”遍地是,“驰名”漫天飞,甚至出现“三鹿奶粉”等“毒名牌”的极端案例。
不可否认,以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为代表的政府认定产品优劣的做法,在我国市场经济早期对企业创新创优、增强商标意识、培育民族品牌有过推动作用,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育、完善,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,饱受诟病。
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中国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等各类评选,其实质是将国家信誉贴在了企业产品上,用国家信誉为企业及产品做担保,评上的企业以此抢占市场、消费者以牟取超额利润,而未评上的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信誉担保的好处,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。企业为了获得政府品牌认定的好处,不得不从市场竞争转向政府竞争,这就为权力出租、企业寻提供了渠道和工具,容易滋生腐败。
近年来,政府主导下的各种商业评选正异化成企业、协会等中介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各取所需的畸形产业链,甚至给钱就“驰名”,既加重了企业负担,提高了行政成本;更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自由竞争基本原则,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,损害了政府公信力,已经到了废除不可的时候。
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”,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,减少行政审批,真正向市场放权”。现行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的中国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等各类商业评选、认定活动,是政府“有形之手”对市场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,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,而且缺乏法律依据,更超越了政府职责。加强市场监管、营造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是政府的重要职责,政府操刀品牌认定,有滥用公共权力之嫌,有违政府职责,客观上制造了新的不公平。
遵循市场规律,回归政府职能,亟需公权力从企业、产品等商业评选活动中退出,真正还权于民、还权市场,我们期待有关部门不是坐而论道,而是起而行之。
禁止“驰名商标”用于广告宣传、展览等商业活动,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尊重,对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积极意义,理应点赞。但仅此还不够,迫切需要以此为契机,来一次名牌评选、企业及产品排名活动的全面清理,让政府公权力从此类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来,把对企业和产品评价的主导权还给市场和消费者。
品牌是市场效应的自然反映。产品是否驰名、是不是名牌,消费者最有发言权,应由市场说了算,正所谓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”。纵观世界,“可口可乐”不是美国驰名商标,但并不妨碍其驰骋世界;“索尼”不是“日本名牌”,也不影响其名扬天下……反观我们,“名牌”遍地是,“驰名”漫天飞,甚至出现“三鹿奶粉”等“毒名牌”的极端案例。
不可否认,以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为代表的政府认定产品优劣的做法,在我国市场经济早期对企业创新创优、增强商标意识、培育民族品牌有过推动作用,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育、完善,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,饱受诟病。
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中国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等各类评选,其实质是将国家信誉贴在了企业产品上,用国家信誉为企业及产品做担保,评上的企业以此抢占市场、消费者以牟取超额利润,而未评上的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信誉担保的好处,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。企业为了获得政府品牌认定的好处,不得不从市场竞争转向政府竞争,这就为权力出租、企业寻提供了渠道和工具,容易滋生腐败。
近年来,政府主导下的各种商业评选正异化成企业、协会等中介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各取所需的畸形产业链,甚至给钱就“驰名”,既加重了企业负担,提高了行政成本;更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自由竞争基本原则,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,损害了政府公信力,已经到了废除不可的时候。
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”,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,减少行政审批,真正向市场放权”。现行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的中国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等各类商业评选、认定活动,是政府“有形之手”对市场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,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,而且缺乏法律依据,更超越了政府职责。加强市场监管、营造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是政府的重要职责,政府操刀品牌认定,有滥用公共权力之嫌,有违政府职责,客观上制造了新的不公平。
遵循市场规律,回归政府职能,亟需公权力从企业、产品等商业评选活动中退出,真正还权于民、还权市场,我们期待有关部门不是坐而论道,而是起而行之。
(作者:佚名 编辑:admin)
文章热词: